2021中级会计《会计实务》考试易考考点精选(持续经营)

2021-05-11 08:20:44
剩余内容,展开全文

[持续经营是会计分期]

  持续经营假设的意义:持续经营是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前提,界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有了持续经营的假设才能对资产按历史成本计价,折旧费用的分期提取才能正常进行,否则资产的评估、费用在受益期的分配,负债按期偿还,以及所有者权益和经营成果将无法确认。

  会计基本假设是指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1、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对象,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空间范围。

  2、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的削减业务。

  3、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4、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持续经营假设的意义]

  持续经营假设的意义:持续经营是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前提,界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有了持续经营的假设才能对资产按历史成本计价,折旧费用的分期提取才能正常进行,否则资产的评估、费用在受益期的分配,负债按期偿还,以及所有者权益和经营成果将无法确认。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的削减业务。

  会计基本假设是指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对象,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空间范围。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财务报告目标的主要内容]

  1.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财务报告外部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2.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会计基本假设是指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1、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对象,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空间范围。

  2、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的削减业务。

  3、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4、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素材来源:中会考试通


  • 861 人看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