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审计人员轮岗的思考

2023-06-13 18:23:32
剩余内容,展开全文
企业里的审计部门如果有条件,可以让审计人员到其他部门或者经营机构进行轮岗。这种轮岗,并不是人力资源部门组织新人的实习,而是无论审计人员的职位、岗位还是审计经验多少年,都可以到自身岗位以外的其他岗位进行一段时间的工作。至于轮岗的时间多久,审计部门自己来定。

 

走出去!审计部门可以派审计人员到其他部门或经营机构轮岗,这种情况在目前的中国企业并不常见。一是审计部门本来就人手不够,审计项目还做不完,时不时还有人离职;二是审计人员也未必受到其他部门的欢迎,其他部门可能有这些想法:防你们这些审计还防不住,难道让你们过来一探虚实?三是审计部门相对孤立,要么为了保持所谓的独立性,要么觉得与其他部门联动会耗费不少精力,也没什么实际效果。四是审计部门负责人也没觉得轮岗对审计人员的能力提升有多大的促进作用,何必还做这件事呢?

 

如果走出去比较难,那么请进来呢?至少有些国外企业的审计部门,会请其他部门的人员到审计部门轮岗。这样做,一是可以暂时性地充实审计力量;二是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其他部门来轮岗的专业人士学习到一些专业性思维和知识;三是可以借鉴专业人士的经验丰富一些检查思路;四是可以把审计文化通过这些轮岗的外部门人员传播出去。当然,“请进来”的轮岗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对到审计部门轮岗的人进行培训后才能上岗,耗费了审计部门的精力;到审计部门轮训的人并不一定是审计部门所需要的;一些审计信息被歪曲地传播出去,等等。

 

如果走出去和请进来都比较苦难,那么,审计部门内部的轮岗怎么样呢?当然,这样做的基础是审计部门有一定的规模,有相对明确的分工。例如,有的审计人员主要做后台的数据分析,有的审计人员主要做现场检查,有的审计人员主要做经责审计,有的审计人员主要做内控审计。尽管审计人员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适当地轮岗,可以让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有更加全局性的认识,也减少了本位主义。例如,现场检查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参与后台分析,可以把检查获取的逻辑判断加入多数据分析中;一直做后台数据分析的审计人员,可以去经历一段时间的现场检查,增加对审计的感性认识。

 

前面说了走出去、请进来以及内部的轮岗,那么轮岗对于审计部门的作用到底如何呢?有没有必要?实行效果如何?如何进行轮岗?甚至这个话题有没有必要讨论?至少大概率的情况是,轮岗这件事在短期内不会显现出效果,而且如果没有适当的管理,轮岗很可能流于形式,而且还可能加重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的负担。

 

但是,如果我们往积极的方面想,除了上面所说的“请进来”轮训带来的好处,“走出去”的轮训也会带了不少的好处:审计人员能够跳出审计视角去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然后回到审计岗位更能以全面的视角看待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人员能够主动把审计理念和文化传播出去,增加其他部门对审计的理解和支持;能够对业务流程更深入的了解,也使得将来的审计检查更容易找到控制缺陷和审计建议更有针对性;等等。

 

另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轮岗的另一层意义,就是为把审计部门打造成培训管理干部的平台打下基础。但是,这层意义,又有多少审计部门想去实现呢。

审计部门面临的困难和限制在现实中很多,但是如何把审计人员盘活,把审计文化传播出去,仍然大有文章可做。尤其对于大中型审计部门来说,由于审计业务较多、管理需求较多、人员分工较细,在部门内部可以进行适当的轮岗,比如前台、中台、后台的审计人员可以在一定比例内进行轮岗。在审计部门内部轮岗的主要目的是发挥审计人员最大的潜能和主观能动性,在为审计人员赋能的同时,提高审计部门的整体效能。




素材来源:审计实践


  • 6854 人看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