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项目的中的“大质量”管理
审计工作以项目为主,审计项目的质量决定了审计工作的质量。审计项目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也决定了审计“生产线”是否能生产出好的审计产品。
一、大质量理念
审计项目质量管理随着审计业务的发展也应该建立“大质量”的理念。
1.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在新阶段、新格局、新要求下,尽管审计的主责主业是经济监督,但是审计担负的责任越来越多。许多监管机关下发的制度文件中,都要求被监管机构要在相关领域开展定期的内部审计。
2.审计外延不断拓展。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随着审计全覆盖的提出,无论是审计的作业模式还是作业范围都在发生变化,审计业务也呈现出广泛性。
3.审计的关联领域越来越多。一是大监督格局下,审计结果在纪检、巡视、合规等监督部门中共享。二是审计成果运用不断深化和丰富,获得审计服务的对象也在增加。
二、做好审计质量工作的五个方面
(一)做好审计质量工作首先要满足监管要求。监管机关对审计工作的要求都是刚性的,是必须要完成的。监管机关一般不会直接检查审计工作的质量,但是会关注审计结果。审计质量如果做不好,审计结果往往也达不到监管机关的要求。
(二)做好审计质量工作要不断适应管理需求。审计质量工作不是仅仅按照教材里或指引里的流程、程序、模板来做就行了。审计工作是为管理服务的,而不是为审计底稿服务的。审计质量工作好与坏,最终的评判人不是审计人员,而是组织的领导者。
(三)做好审计质量工作要不断夯实作业标准。如果审计部门不去建立健全和完善审计作业标准,审计人员在作业时按照各人的习惯、经验或喜好等来处理审计程序,审计质量将很难控制。建立作业标准不是为了束缚审计人员的创造性,而是为了降低审计风险,把审计质量控制在基本标准之上。,审计
(四)做好审计质量工作要持续优化技术方法。审计质量工作不是散点式的,也不是根据制度、管理要求在审计作业标准上缝缝补补,而是建立在一套逻辑方法体系下的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管理体系下,通过不断优化技术方法来拓展审计领域和检验新的标准。
(五)做好审计质量工作要做好作业效能评估。审计质量工作的目标不是为了让审计底稿看起来完整,审计质量工作是为了提升审计作业的效能,应该围绕审计效能来完善审计质量工作。审计项目结束后要进行作业效能的评估,找到影响效率的环节,找到质量管控中的缺失,然后从全流程的角度去加强质量管理工作。
三、结语
审计质量工作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审计底稿审核、审计报告审核这些遵循性检查的方面了,而是为审计新定位、新角色来服务,审计质量工作的内容也在不断底丰富和扩展。因此,审计质量工作要及时了解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拓展思路,推动审计价值的提升。
素材来源:审计实践
- 2686 人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