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 | 如何进行财务报表审计及常见问题汇总

2024-11-17 09:34:06
剩余内容,展开全文

导读: 财务报表内部审计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旨在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从而为企业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进行财务报表内部审计,常见问题汇总,特别是常见的财务造假问题及审计发现的方法和手段。


作者 | 小职员


一、财务报表内部审计的步骤

财务报表内部审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初步沟通与了解
    会计师事务所与委托方进行初步沟通,了解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审计收费等,并签订业务约定书。这一步骤是审计工作的基础,确保双方对审计要求有清晰的认识。
  2. 准备审计资料
    被审单位按照资料清单准备相关审计资料,并确定现场审计时间。资料清单通常包括未审会计报表及附注、会计凭证、账册、各期会计报表、现金盘点表、银行对账单、往来账户询证函回函、存货和固定资产盘点表等。
  3. 现场审计
    现场审计是审计工作的核心环节,审计人员通过询问、审核、观察、函证、监盘等多种方法,收集审计证据,评估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4. 审计情况汇总与形成审计报告初稿
    审计人员在完成现场审计后,汇总审计情况,形成审计报告初稿。审计报告初稿应详细记录审计过程、审计发现、审计结论和建议。
  5. 与被审单位交换意见
    审计报告初稿完成后,与被审单位交换意见,听取被审单位的反馈和解释,必要时对审计报告进行修订。
  6. 出具正式审计报告
    经过与被审单位的沟通和修订,最终出具正式审计报告。正式审计报告应客观、公正地反映审计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二、财务报表审计的常用方法

财务报表审计的常用方法包括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以及具体的审计技术手段,如询问法、审核法、观察法、函证法、监盘法等。
  1. 账项基础审计
    账项基础审计,又称详细审计,是一种对被审计方的有关会计账项进行逐笔核对的审计方式。这种方法在早期阶段,审计程序首先是以原始凭证或其他会计文书核对分录账,其次以分录账核对总账,最后复核总账后与试算表和资产负债表核对。后来逐步开始引进“抽样测试”方法,而不再单纯的是原有的逐笔详查。账项基础审计强调的是对每一项会计事项进行详尽的审核,以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2. 制度基础审计
    制度基础审计是一种以内部控制系统为主要审查对象的审计方法。它的核心在于评估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抽样审计。如果内部控制系统值得信赖,那么在实质性检查阶段可以只抽取少量样本;如果内部控制系统不可靠,则需要扩大审查范围。这种方法更注重对系统内部结构和控制环节的分析,以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
  3. 风险导向审计
    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的审计方法。它首先通过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审计的重点和范围。然后,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审计计划和程序,以确保审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4. 询问法
    询问法是指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或有关人员进行面对面交谈,以了解有关情况、收集审计证据的一种方法。询问法的使用范围包括在计划阶段中了解情况,实施阶段时收集证据,报告阶段相互沟通情况等。内审人员在实施时要注意同时要有两名审计人员在场。
  5. 审核法
    审核法是指对会计记录和其他书面文章进行审阅与核对,这方面占审计工作的比重比较大。它主要在查阅会计资料、预算、计划、会议记录及各种规章制度等资料时使用。审核法主要审阅以下内容:
    主要核对文档包括证证核对、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表核对、表表核对、账实核对。
    • 原始凭证要素有无作弊,包括签字、内容是否真实合法合规等;
    • 记账凭证要素是否规范完整,复核签字等,附件是否完整和处理得当;
    • 账簿各项记录是否规范完整,反映内容是否真实合法;
    • 报表是否符合会计制度和编制要求,内容反映是否全面、对应,勾稽关系正确,报表充分披露财务状况;
    • 其他书面验证会计资料的正确性。
  6.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实地察看被审计单位的经营场所、实物资产和有关业务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以获取证据的一种审计方法。观察法的使用范围包括审计的计划阶段和实施阶段,相关岗位设置、职责分离和业务规程执行等。使用时注意事项包括可以严格观察和较随意进行,事先通知配合或突击暗访,观察取证可独立进行或与监盘、询问结合。
  7. 函证法
    函证法是为证明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所载事项而向有关单位或个人发函询证,要求第三方就业务和相关金额确认,如果函证结果不满意,应当实施必要的替代程序,以获得相应的审计证据的一种审计方法。函证法的使用范围包括资产类(如银行、应收款、应收票据、短期投资、代销存资产、长期投资、债权和股票等)、负债类(如应付款、应付票据等)、或有类(如财产担保、抵押、租赁、重大交易、异常等)。
  8. 监盘法
    监盘法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现场观察被审计单位存货的盘点,并对已盘点的存货进行适当检查。监盘法使用范围包括对有形资产和固定资产、现金有价证券审计,流动资产或总资产比率达应考虑此法。

三、财务报表审计发现问题汇总

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常常会发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问题
    企业可能存在数据遗漏、错误记录或者虚增等情况,这会给审计师的工作带来困扰。确保数据质量管理体系的健全,加强内部控制,是预防这类问题的关键。
  2. 会计准则解释和应用问题
    会计准则的解释和应用常常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这给审计师带来了挑战。审计师应对相关的会计准则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学习,掌握其核心原则和具体应用要求,以提高对准则的解释和应用能力。
  3. 内部控制问题
    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直接影响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审计过程中,如果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应及时提出改进建议。
  4. 财务比率异常
    关注公司的财务比率,特别是与同行业公司相比较。如果某些财务比率显著偏离同行业公司平均水平,可能暗示存在财务造假的可能性。例如,过高的毛利率可能意味着销售收入的虚增,过低的经营利润率可能暗示费用的不合理增加。
  5. 财务报表一致性问题
    审查公司的财务报表是否与过去的报表保持一致。如果财务数据出现大幅变动或与行业平均水平差异很大,并且没有明确的合理解释,可能需要进一步调查是否存在财务造假。
  6. 资金流动异常
    仔细审查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如果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过高或过低,可能是由于虚增或虚减经营活动现金流造成的。此外,比较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和净利润的差异,也可以帮助判断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四、常见财务造假问题及审计方法手段

财务报表造假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严重问题,审计人员需要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发现和揭露财务造假行为。
  1. 常见的财务造假问题
    • 虚增收入:企业通过虚构销售合同、提前确认收入等手段,虚增销售收入,提高利润水平。
    • 虚减成本:企业通过少计成本、延迟确认成本等手段,虚减成本,提高利润水平。
    • 虚构资产:企业通过虚构存货、固定资产等资产,虚增资产总额,掩盖负债或亏损。
    • 关联方交易:企业通过关联方之间的虚假交易,调节利润水平,掩盖真实财务状况。
  2. 审计发现方法手段
    • 分析性复核通过对财务报表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异常数据,进一步追查原因。例如,通过比较毛利率、净利率等指标,发现企业可能存在虚增收入或虚减成本的问题。

    • 函证法:向企业的客户、供应商等第三方发函询证,确认交易的真实性和金额的准确性。如果函证结果与企业提供的资料不符,应进一步追查原因。

    • 监盘法:对企业的存货、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进行实地盘点,核对实物数量与账面数量是否一致。如果发现差异,应进一步追查原因。

    • 审计轨迹分析:通过分析企业的会计记录、凭证等审计轨迹,发现可能存在的造假行为。例如,通过检查会计凭证的签字、日期等要素,发现可能存在的伪造或篡改行为。

    • 利用专业软件:使用专业的财务软件或商业智能工具(如FineBI),对财务报表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发现异常数据和潜在问题。这些软件通常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能够显著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




文章来源于审计经理人 ,作者小职员


  • 440 人看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