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内容,展开全文

当不抵扣勾选后数据被带入附表2的第26、27栏次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处理。第26栏“本期认证相符且本期未申报抵扣”:反映本期认证相符,但按税法规定暂不予抵扣及不允许抵扣,而未申报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情况。
第27栏“期末已认证相符但未申报抵扣”:反映截至本期期末,按照税法规定仍暂不予抵扣及不允许抵扣且已认证相符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情况。2. 不抵扣勾选数据自动带入第26、27栏次的原因
系统在勾选平台选择“不抵扣”后,会自动将数据填充到附表2的第26、27、35行。这种设计是为了记录不抵扣的发票数据,以便后续申报时能够正确反映企业的税务情况。附表2的第35行,是反映所有认证相符的专用发票,所谓认证的也是,就是将发票上密文翻译出来和发票票面信息吻合就叫认证相符(以前还没勾选之前,我们会把抵扣联扫描解码,这就是认证过程)虽然现在已经取消了认证,通过勾选平台直接可以选取销售方上传的发票信息,但是实质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但凡平台能勾选到的发票其实都是票面信息无误的,至于勾选成抵扣还是不抵扣只是纳税人在用途的选择,实质上在用途选择之前,这些发票都是35行指的认证相符的情况。35行是所有当期勾选相符的发票,然后根据用途,一部分分解到当期抵扣栏次(也就是勾选的抵扣的部分),一部分分解到当期未抵扣栏次(勾选了不抵扣的)
而且,这里还有逻辑关系,第2行的数据=35行的数据-第26行的数据。3. 如何处理不抵扣勾选数据带入第26、27栏次的问题
如果企业明确不需要将不抵扣数据带入附表2,可以手工修改附表2,将第26、27栏次的数据清零或删除。如果企业需要保留不抵扣数据,则需确保数据准确并符合逻辑关系。同时,注意避免因数据差异导致的比对异常问题,实际上不抵扣勾选自动填充到第26、27行,本身并未参与到第1、2行本期抵扣的数据中去,所以也不会影响当期抵扣数据,只是通过26、27行记录了一下。
分享
链接复制成功